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怎么登录?
打开浏览器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然后使用自己的准考证登录填报系统,当然要输入准确的密码才可以进入。进入之后可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志愿中的学校和专业,一般每个志愿都有6个平行志愿,每个学校的志愿后面都有相应的专业进行选择。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学校是肉,专业是菜,城市是海鲜,单吃一样营养不均衡,每一钟浅尝辄止才是正解!
报志愿这事儿,正着不会选就反着选,总有一款适合你,学校、专业和大学,永远是动态的三个指标,此消彼长,别想着样样儿都满意,学着适当的妥协。
学校层次是什么呢?对很多家庭来说,首先是个面儿。。。邻居碰面问:孩子上了什么大学啊?答曰:上了985或者上了211,是不是倍儿有面?除了面儿呢,他还是个槛儿,大企业筛简历,看到双非,嗯。。。就不给面试机会了。最后他还是条链儿,大概率上说,层次高些的大学,师资、生源、硬件都要好些,未来的深造之路和社会***也优质些。
专业方向是什么呢?他是一颗糖,选的适合自己口味的,会唇齿留香,几年大学时光甘之如饴;他是一把尺,衡量你的付出与所得,数年后回首一望,多少滋味在心头;他是一把斧,今后走上职场,他是你开疆拓土的利器。
城市是什么呢?他是一座台,不同的台高度不同、色彩不同、材质不同、尺寸不同,台子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想唱什么戏,就找最合适的台;他是一汪水,你浸在水中久了,他就成了他的一部分,他的味道会深入你的骨髓;他是一片天,任你上九天、下五洋,也绝难从他的拥抱中挣脱。
你不知道自己想去的城市?没关系,把你打死也不去的省份和城市先从地图上划掉。你不知道自己想学的专业?也没事儿,把你打死也不去学的专业先从专业图谱上去掉。在985和211之间徘徊?不要紧,找张纸在两个选项上各列出五个最想去的理由,列完,结论自然水落石出。
城市、专业、大学三个要素之间彷徨?如果你特别看重某一个要素,你就想想,物极必反,咱中华民族讲究中庸之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某件事情刻意追求,代价反而可能更大,稍作平衡和兼顾,收获的没准儿就是幸福。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本文由“大学活地图”、高考规划师、职业规划师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对于一个填了两次高考志愿的人来分享下经验。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大事,是人生的一个转择点,但是我觉得填高考志愿才是人生头等的大事。本人因为复读了一年,有幸填了两次高考志愿(其实是往事不想再提)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我下面按四种选择心理来分析下。
其实很多人都还是比较看重学校的。做为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的学生第一看重应该是要选择什么学校,在他们的眼里学校应该是放在填报志愿的第一位。他们想的就是你这个到底是本一院校呢,还是本二院校,不是去考虑你这个专业是本一专业还是普通的专业。
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种心理呢?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第一看的先是你是哪所学校毕业的,然后再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在面试的所有企业基本都是这样子的,以为他们还是很看重学校的质量的。很多人在填志愿的时候,是有这种学校先上,专业没有关系的心理。觉得好的学校专业应该都不是问题,或者是觉得可以先进去再考虑转专业,或者第二专业等等。考虑转专业的同学你要先去咨询下这个学校的转专业的机制,并不是什么专业都能转进转出的。第二专业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前提是你要下的心思比较多,成本也比较大。
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结合各高校具体办学情况和招生政策进行定位,选择。需要坚持三大基本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尽可能了解、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职业,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有的学生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进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被录取的学校、专业,有的只有硬着头皮坚持,有的则选择退学复读,如果能多一些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可减少填报志愿的遗憾。2013年的辽宁文科状元去了港大,一个月后就选择休学复读,这是需要其他考生引以为鉴的。
二是实力原则,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全省名次进行定位,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学校范围内选择。有的考生想进好的大学,到发达地区,但分数达不到,这就要在地域、学校、专业方面做出取舍。
相对而言,如果本科毕业后就想直接就业,可以选择发达地区的一般本科院校,而想考研、进一步深造,则可选择不发达地区办学实力更强的大学(如211院校)。如果考生成绩在一本线以上,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更好的学校为原则,因为一本院校办学层次、实力相差较大,且重点大学以能力培养为主,近年来在推进通识教育,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如果考生的实力在二本范围,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选择特色专业为主,因为这些院校都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应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即一本选学校,二本(地方本科院校)选专业。
三是政策原则,要吃透各地和各高校的具体招生录取政策,包括高校投档、录取规则,大学的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政策、人才培养政策、换专业政策等等。了解政策,可避免出现填报志愿的常识性错误,诸如有的学生错误定位学校,有的考生不清楚院校平行志愿还有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不清楚拉开平行志愿的梯度,错过征求平行志愿机会,等等。
感谢邀请。怎样报志愿最稳妥?我仅从填志愿的技术操作上简单回答:
一、依据位次报志愿。每年高考试题难度系数不同,不同年份的高考分数之间没有可比性。从全省排名的角度来定位你适宜报考的学校、专业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二、结合多年数据综合分析。建议至少参考3年以上历史数据,招生人数、录取线均较稳定的院校参考3-5年数据即可;对于录取线波动较大的高校,要延长参考的年份,并充分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对分数线波动的影响。
四、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均要有合理梯度。平衡好学校、专业的关系,注重专业者不适宜冲一冲;要冲学校的必须做好防范调剂的措施(在专业选择上主动保底),并有被调剂专业的心理准备。
五、合理运用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果成绩适合报考多个批次,且侧重点在后续批次(如刚过一本线,一、二本均报考,但主要机会在二本)的考生,前面的批次可以不服从调剂,但保底的批次应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冲一冲的院校必须服从调剂。
六、了解高校招生章程,主动规避退档风险。高校招生章程中有关于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特殊[_a***_]的说明,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要主动规避相关院校、专业。
以上是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领,实际填报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事项很多,后续继续分享。我是从事高考志愿分析、指导的梁老师,欢迎大家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