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考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学考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中国国内大约有多少大学招硕士研究生?
- 有人说清华本科含金量最高,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低了,这是为什么?
- 那为什么一般的大学也有研究生院?
- 普通大学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为什么?
- 考上一般大学,如果要考研是不是无论什么学校的研究生都可以考?为什么?
中国国内大约有多少大学招硕士研究生?
截止2018年为止,我国一共有824所大学或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
2017年,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全日制69.19万人,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
2017年,毕业研究生57.80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8万人,毕业硕士生52.0万人。
研究生招生最多的三所高校。
有人说清华本科含金量最高,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低了,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清华本科含金量最高,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低了,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近些年,因为清北自己的天下第一式的心理固化,已然发酵和显露出一种迷之自信,却看不到天下的变化。任何单位组织乃至任何个人,如果被宠的时间过长,它或他们一定会变得固步自封,自感优越,就会失去与中国社会🇨🇳发展高度相适应的能力。
这是20年来,清华大学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思维僵化,自我老大,不能与时俱进。而这所中国最强的工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一边是每年300多亿的各类经费和创收的百年名校,每年也就招收3000多本科生,学习和思行能力,当然是在中国首屈一指。然而30%优秀的清本生,才会有自信,后面的呢?请清华正在校的本科生,自己问问自己的内心。
清华大学的本科含金量最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应该也是毋容置疑的,因为它的生源都是每年高考各省市的出类拔萃者,大多是“状元”级别的佼佼者,它的本科生含金量不言而喻。说它的研究生含金量低了,应该是不准确的表达,只能说,相对对本科生,它的研究生生源就没有本科生那么“纯”或者“清一色”了,但是,无论怎样它的研究生质量肯定还是国内大学质量最高的,含金量总体上还是最高的,一流的!
并无含金量低了之说,你手握清华的研究毕业证书,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会太难。之所以大家认为清华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最主要原因是从本科,硕士到博士,考到清华的难度是越来越低的。高考考上清华的,基本上各省至少前几十名的,到了研究生,一流的拿全奖到国外名校读研,二流本校或北大直博,三流上保研本校或北大,三流下其它名校。由于清华研究生招的比本科生多,又有不少本校学生出国,少部分去北大,本校留下来的不到一半,另一多半就是国内各高校本科生考入的,按高考论,这些人是考不上清华的,这才有了所谓清华研究生含金量不如本科生之所,也纯属无聊,毕竟清华毕业的每个研究生都达到清华硕士的水准。从这方面来说,大家其实是一样的,清华本科毕业的同学也不会秀优越感,他的牛B同学拿全奖去麻省,斯坦福和牛津、剑桥了。闲的无聊,也不是清华本硕的如我,才会闲谈一下这个话题。再扯远一点,名校学历只是更硬的敲门砖,最终还得靠自身的修行。最可悲的是到死那天你还要把我是某校毕业的挂在嘴边。真正牛B的是,因为你和某校有了些联系,学校拉着你做校友。
中国的高考(本科考试)是非常科学严密的,北大清华的本科录取几乎看分数(有少量保送生);而研究生考试录取就轻松多了,搞定导师,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清华北大本科的含金量最高,研究生含金量低一些,是有一定道理的。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ndergraduate examination) is very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The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almost depends on the score (there are a ***all number of escorted students); The admiss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much easier. If you get the tutor, you will be half successful.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hat the gold cont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is the highest and that of postgraduates is lower.
清华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含金量与本科毕业一样,也不会低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顶尖,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令所以高考考生十分向往。能考上的学生,绝对是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和成绩特别优秀的学霸。
这些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里,由于每位学生都属于学霸。因此,学习专业知识都非常认真,成绩也都非常优秀,学到了真本领。
因此,毕业含金量特别高,很受全国的各个单位的喜欢。
其实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读研究生。有的去国外留学,还有的留在本校,或保送到全国985的知名高校读研。
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除自己本校留下部分的优秀本科生外,部分的优秀本科生流入了国外。但又从全国各地的知名大学保送或招收了部分优秀本科生,从生源质量看,学生的含金量其实都是很不错的,人们就感觉好的本科生读研流入了国外。
其实研究生的学习,还应该看学科导师科研水平。清华大学的硕士导师,总的来说科研能力都是很强的。
当然有的学科,清华大学可能硕士导师的科研能力,不如其它知名大学的科研能力強,学科的研究没有处于最前缘。如:浙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很正常。
那为什么一般的大学也有研究生院?
谢谢邀请。
网上所说的56所研究生院是指由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报批)。而2011年后,研究生院的成立不需要再向教育部“报批”了,而是只要“报备”就可以,所以之后迅速成立了很多研究生院,而后来成立的研究生院没有把它们归到之前的56所里面。
其实在2011年以前一共有57所(中国科学院和全国56所中央部署高校设置研究生院),只是现在一般大家说研究生院就是56所。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都有研究生院(不属于那56所“报批”的研究生院)的原因。
那是教育部允许这个学校成立一个独自的学院-研讨生院,普通只要国度重点大学(985或211)才干有这个实力去请求成立研讨院,也是教育部都这个学校综合实力的认可,更多的是这个学校是研讨型大学,能培育出高程度的研讨生。......读研最好去设有研讨生院的重点大学读研读博吧!
普通大学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为什么?
小编走过研究生教育历程,现在又在一所普通大学工作,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一,只要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都是有益处的。本科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所涉专业只是基础知识。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向则比较明确,认真走过这一过程的人应该是个“专才”。再者,经过研究生培养历练之后,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至少掌握对复杂问题的研究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讲,无论是名校还是长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值得读。
第二,用人单位的待遇是有学历层次之分的。只要进入一个单位,薪金会因为每个人的学历层次而[_a***_]。比如,同等条件下,一位985学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大多没有一位普通院校毕业的硕士高。这也是许多不想换工作而去读在职研究生的人的共同原因。
第三,如果能进入重点高校读研决不选择一般院校。因为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是戴着有色眼晴的,在不掌握每位应聘人员的真实能力的情况下,名校毕业生就成了它们或明或暗的首选。甚至在一些招聘启示上明确标明了只要985、211毕业生。在你决定硕士毕业考博时,大多名校只青睐本校或其他名校的硕士毕业生。
普通大学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为什么?
据我所知,一些人甚至专升本,也要去读研考研。听他们聊天,考研读研,就是为了有一个坐着的工作。
其实,这别怪孩子和家长,是一些憋着坏水的用人单位,他们的领导,躲在背后冷笑着玩弄人间。
因为,有关系有人脉,特别是有势力人家的孩子,混个文凭,就能够堂而皇之的成为人上之人。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些985和211的本科毕业生,都很聪明,进入工作后,完全可以进一步边工作边学习,甚至可以走上研发的岗位。
但是,这些名校的孩子,为啥读研?
这是因为,一些孩子们,对学科热爱,想深造一下,以后从事研发,这好事。可另一些孩子,可能是大部分孩子,虽然毕业重点大学,但是面临着那些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就业机会就会大打折扣。
要知道,人生苦短,年轻时光就那么几年,堪比黄金时段的生活,就都在学校呆了。
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这对于没有想为科研奋斗一生的孩子来说,我认为学习的时间足够了!
普通大学研究生,真没有必要去读,除非你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只是混个文凭,这是对社会***的浪费。
社会很奇怪,曾经有一段时间,“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连这个不是人话的舆论,都能成为一时社会上的舆论导向,还有啥奇葩不会成为导向呢?
我来说说读研究生的优势吧
1、有硕士的学历,不管你以后考公务员还是找工作,有硕士学历肯定会比本科学历占优势,如果有985.211的硕士学历更好,但个人认为,你要是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的话,985的硕士学历和普通高校的没差。
2、研究生期间学的知识和技能会比本科学的多很多,本科的知识都是泛而不精,研究生一般都是专攻一个方向,所以读研究生会比本科学习更辛苦。
3、主宰你的研究生生活的只有一个人,你的导师!如果你在985高校跟的导师不好,那读三年研究生也是浪费青春,如果你在普通高校跟的导师好,他会在你以后找工作或者继续读博的道路上帮助你很多。
怎样定义导师好还是不好?
其实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自己的导师不好,那是因为现在高校存在着普遍的恶性现象――压榨学生劳动力。除下这个,好的导师,一般会有自己的公司或者课题项目等等,他会教你,他精通的领域的很多知识和技术,而这些,很有可能就是你日后工作谋生的技能。和导师搞好关系,他会利用他的人脉,在你毕业后推荐你去好公司或者单位。不好的导师,他没有自己的课题和项目,你也就无事可干,你的毕业论文就比较难搞了。或者有些老师道德品质不是很好,这个你们就自己领悟吧……
有人会觉得,读研没事干的话就可以很肆意的玩,但周围的同学都在做课题搞科研,没读研的同学也在拼命的工作赚钱,对比之下,你就会感到落差和迷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研究生会中途退学的原因。
个人认为,985高校固然好,但普通高校的硕士未必差,关键还在个人。很多普通高校的老师也都是从985高校毕业出来的博士,如果你愿意走科研道路,可以继续读博深造,读985的博士不难,但会很辛苦,科研的路寂寞又漫长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
考研到底需要考什么样的院校?
有什么什么选择法则呢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下面两大原则:
1,院校尽量好,能清华北大,绝不会去c9,能c9,绝不普通985,能985,肯定不去211,能211,肯定不去非211
2,专业尽量热门,能计算机绝不软件,能通信电子电力,绝不机械化工土木水利机械。。。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我们先来看看,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我们只和同龄人比,24岁左右的同龄人,大概有2000万。这其中,大学毕业生800万左右,单从受教育程度来说,大学毕业,你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三分之一。而研究生每年招生60万,那么你考上研究生,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30分之一,也就是前3%。
哪怕是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受教育程度都处于同龄人的前3%的范围。本科再好也只是本科,研究生再差也是研究生。学历是敲门砖,有的门必须得研究生学历才能敲开。
此外,普通大学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还得考虑你自身当下的情况。如果你是三本、二本院校的同学,从实际情况来讲,都去考211、985的研究生也不现实,那么考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有何不可呢?不求胜人,但求胜己,今日之我比昨日之我有了进步,就是值得的。相反,如果本身是985、211院校的同学,不考则已,考则必然得是名校,不然以后怎么给用人单位解释,为什么本科985,研究生反而在二本院校念的呢?这不明摆着走下坡路嘛。
从本科到研究生,学历的提升是绝对的,从自身客观实际出发,对于地方院校的同学,普通大学的研究生还是非常值得念的。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考上一般大学,如果要考研是不是无论什么学校的研究生都可以考?为什么?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一般大学是指双非院校吗?
是的,只要是内地的高校,报考限制的基本条件是我国公民、爱党爱国、身体健康、学业水平符合条件。但是,能报考和能考上不是一个概念。
小西之前一直说,普通双非学校的优秀学生每年都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某所等读研,发现关键点没有,是"优秀"。不少学生进入双非院校后,自己已经丧失信心,迷迷糊糊的过了3年,才想起要考985大学的研究生,你觉得和985、211的本科生相比,哪里有自己的优势呢?
同时,部分专业的研究生会有专业限制,跨专业是可以,但是非本专业的学生,学生考官的要求会高不少,普通的学生是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小西之前就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双非院校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发表2篇Sci3区的文章,还获得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比如他想要考清华大学,只要初试分不低进入复试,被录取的几率就会非常大。
在你选择自己考研的院校时,尽量自己的实际情况、学校之前学长和学姐录取的院校、本校导师可推荐等情况,综合做出选择,不要盲目的报考不熟悉的顶尖大学。有信心是好事,得你自己肯付出、有能力。当然,在不少时候你选择报考985名校也没关系,只要你能找到211院校兜底接受你的调剂。这样的学弟,小西真的见识过。
最后,小西想说双非院校的你,如果真的很普通,就读个211大学的硕士、985大学的博士,这样的三级跳相对容易些。需要注意的是,在你读研期间也要有足够的成果,才能通过985大学博士的申请考核(统招的985大学不多啦)。
...
希望都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8-10-07-02
拿高考做比较介绍一下考研,回答你的问题。
考研和高考的目标院校范围是不同的。高考是按省招生,你只能报考在本省招生的院校,而考研是面向全国招生,只要你符合专业要求那个学校都有权利报考。
虽然考研任何学校都可以报考,但高考是唯分数录取,只要你分数高就录取你。而考研则不同,除了统一文化课考试外,学校面试很关键,本科出身也很重要。
录取方式也不同,高考可以填报多个志愿学校,并且是公布成绩以后填报。而考研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学校,并且在考试之前填报。
总之,考研选学校的时候,虽然全国范围内所有招生研究生的高校只要符合专业要求就可以报考,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找准自己的位置匹配学校。
不是。如果咨询时有暗示不要报考,就不要报。
我国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各类高校,还有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内的众多科研院所。这些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其中一部分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毕业后主要是留下工作,所以对研究生报考条件要求更严格更具体。比如,本科学校必须是内控名录里的,年龄必须低于多少岁等。
总体来说,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学校,条件要求会很宽松,带有就业倾向的研究生培养,一般会有学校要求的。即使报考条件没有明说,咨询时招生人员也会暗示不要报考。
考上了一般的大学,但是如果是想要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是可以选择读名校的研究生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考研的话,可以去看看招考信息,通常情况下是都可以考的,只要是自己的能力过硬,笔试面试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被录取的概率是很大的,所以说考研也是自己翻身的一次机会。
考研是提高自身价值一次很好的机会,所以更多的人倾向于去提高自己的学历,考研究生。不管是在职的研究生,还是全日制的研究生,只要是符合招生要求,都是可以报名的。
只要你达到研究生招录的资格和条件,你都可以报考具有招录资格的研究生与院校,一般报考研究生的学历条件如下:
1、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生可以报考。这个报考要求最少,要准备的各类材料也最简单。
2、国家承认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身份,可以报考研究生。
3、专科生毕业满一定年限就可以报考研究生,专科毕业生2年可以考研,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的学历,满两年后或两年以上的
4、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
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也是咸鱼翻身的不二选择。考研确实是提高自身途径之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也并不是适合着每个人。
千万别把考研看了看成和高考一样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考研只是大学毕业之后的选择之一,和工作、出国、考公一样,仅仅是一种选择,没有必要去妖魔化,更不要去神圣化,盲目的去选择考研这条路。
我接触过不少盲目考研的人,在备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迷茫无助,无所适从的情况,大多数最后都是成了炮灰。甚至在失败之后有人变得更加迷茫,盲目选择二战甚至三战,最后变成了麻木麻木的考研机器,连自己都不明白考研的意义在哪里,每天用考研欺骗着自己和周围的人,虚度光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考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考研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